近期汽车工业方面的重大消息接踵而至,让人反应不过来!电动汽车所面临的镜况,用"四面楚歌、风声鹤唳"形容不为过。
不过事实上,一些欧美的汽车巨头们正在逐步退出电动车领域。继苹果公司解散电动车研发团队,到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弃置其2030年全电动化的蓝图,还有宝马准备重点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更不用说丰田准备持续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这些都昭示了汽车工业不是单单依赖于电动车技术,而我们正有幸目睹一个行业巨变的序幕。
其实不只是上面这些西方车企,还有更多车企甚至政府已经表达了停止或调整“电动车”的相关计划!
表面原因很容易看懂!其实大家也早有感觉,大众汽车ID系列的革新缓慢,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品牌的电动车型表现平平,这些都代表着电动车在西方车企的战略地位正在下滑。此外,美国、欧洲各国政府虽在政策上支持电动车,但多个迹象显示这种支持正变得越来越微妙与复杂。
背后的逻辑涉及多重因素。尽管电动车技术有其优势,但在利润率、成本结构和行业竞争层面,欧美车企显然没有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展现出足够的优势。中国的电动车企业不仅多而且技术成熟,比如比亚迪,已经在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西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原本牢固的汽车产业链正在被以中国企业为主的新供应链所取代,削弱了西方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而政府保护主义可能成为转型的一个推手—通过政策干预,引导或迫使产业向本国更有利的新方向发展。近日,拜登宣布调查中国汽车的行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单边主义的行动不仅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也损害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利益。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对于氢燃料电池来说,这个转变也许是机会!种种迹象表明西方极有可能加大对氢能源的投资和发展。不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认为是长期生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但目前在成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成熟度方面,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如果西方国家能有效地把资源和研发聚焦于氢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可能弥补放弃电动车的空白,还可能为交通领域引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然而,这是否能够成功,未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全球的产业界、科研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推动这一潜在的能源变革。
总的来说,西方集体放弃“电动车”耐人寻味,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既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燃料电池汽车本质上也是一种电动车;如果从燃油车和电动车去区别来停止电动车的研发和推广可能会对氢燃料电池车辆不利;如果仅仅是单一停止电动车继续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泽有利于氢燃料车辆推广。这一切最终取决于西方政府以及这些车企的规划和背后意图。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是,他们的下一步举措和正在形成的新能源战略,这些都将对全球汽车产业和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说一下不是题外的题外话,西方国家这些动作可能都表明了和我们分割的事实,上面只是说了汽车工业方面,其实,不只是汽车工业,还有通讯技术和供应链方面也面临这种局面。西方国家和企业正在与中国在汽车、通讯和供应链等领域进行分割,形成全面的竞争并且孤立我们。作为中国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需要思考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保持与西方的粘连和合作,以应对挑战和机遇。最后,忍不住感叹一句,西方这样做大可不必,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各国之间应该秉持着合作与共赢的精神,共同面对挑战,推动全球的发展与进步。合则共赢,分则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