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政策 双碳政策头条丨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双碳政策头条丨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01.生态环境部:从环评领域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图片


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贯彻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从环评领域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组织9个省(区、市)聚焦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研究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的技术方法和管理路径。截至目前,已有256个试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

二是探索“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领域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路径。组织15个地市探索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

三是推动温室气体纳入环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研究。开展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的专题论证,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法建议。

02.辽宁省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近日,辽宁省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印发通知

通知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8.92万吨、0.11万吨、7.96万吨和3.27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着成效。

 03.福建发文落实光伏消纳保障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的通知》。

福建多部门印发工作通知

《通知》强调,电网企业要继续做好光伏帮扶电量全额消纳保障工作,及时结算电费、转付补贴。优先支持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其辖区内的户用光伏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优先纳入福建省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范围。

《通知》要求,在乡镇政府或邻近的其他方便群众充电的场所,将加快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公共充电桩“乡乡全覆盖”,补齐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省级充电基础设施奖补对乡镇充电桩建设给予适当政策倾斜。鼓励充电站依托其他建筑物屋顶建设光伏项目,配套储能设施建设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04. 福建省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已具备正式启动条件

日前,福建能源监管办会同福建省发改委联合批复《福建省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实施细则批复

福建省绿色电力交易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优先引入平价和补贴到期的集中式陆上风力发电企业参与,按月组织符合要求的发电企业与有绿电消费需求的电力用户开展双边协商交易,确保交易优先组织、优先执行和优先结算,充分体现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等方面的地位。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推动电网企业优先执行绿色电力的直接交易结果,进一步拓宽了企业减排降碳路径,赋予产品绿色属性,提升国际竞争力。福建电力交易中心协同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通过“e-交易”平台为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提供绿色电力证书,实现绿色电力消费可认证、可溯源。

下一步,福建能源监管办将会同政府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完善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和交易规模,促进福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5. 甘肃崇信县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近日,崇信县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升压站设备和外线调试,成功并网发电。

并网发电

崇信县红牛繁育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县农投公司负责实施,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于今年5月份开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选用全球领先的隆基550Wp高效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县红牛繁育场有机肥车间顶部、牛棚顶部以及绿化区和车棚安装光伏组件2300多块,总安装面积7400平方米。该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流侧总装机容量共计1.3MWp,年平均可用发电量150万KWh,采用光伏发电全额上网开发模式,通过 10kV 电压等级接入,运行期内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50万KWh,上网电价0.3078元/KWh,运行期内年平均销售收入为40.776万元。

06. 50万千瓦新增风电项目开工

近日,锦州市50万千瓦新增风电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在黑山县英城子乡举行,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新增5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家电投东北公司继去年在黑山县建设40万千瓦风电项目之后,在黑山县布局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又一重大支柱项目。项目总投资32.2亿元,选址在小东镇、无梁殿镇、半拉门镇、英城子乡、常兴镇、绕阳河镇、励家镇、大兴乡等8个乡镇。

项目计划安装建设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100台,同步配套建设储能系统。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13.94亿千瓦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环保效益,将为锦州市落实“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劲助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40701/1-240F1161416213.pn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www.dqjnxh.com/index.html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