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不过,据央视旗下玉渊谭天微博消息,10月7日,中欧双方还将会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按照欧盟投票程序,如果15个成员国(且需占欧盟65%人口)投反对票,这项草案才会被搁置,显然本次投票不满足这个条件。据媒体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0个国家(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荷兰和波兰)投赞成票。
12个国家(瑞典、西班牙、比利时、捷克、希腊、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卢森堡、奥地利、葡萄牙、罗马尼亚和芬兰)弃权,其中西班牙以及瑞典曾表示反对。5个国家(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投反对票。
早在去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就启动对进口的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在今年7月4日开始临时征税。
此后8月20日,欧盟披露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草案,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至36.3%的反补贴税。
按照媒体获得的欧委会文件,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三家公司接受了欧委会抽样调查,而三家企业面临的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35.3%、18.8%和17%。特斯拉则申请了单独审查,其最终加征关税税率为7.8%。其他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企业加征关税税率为21.3%,不配合调查企业加征税率和上汽集团相同,均为35.3%。欧盟进口汽车关税税率为10%。
9月10日,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欧盟准备小幅下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拟议的加征关税。其中,对从中国进口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加征税率将从拟议的9%调整为略低于8%。
据10月4日商务部发言人称,6月底以来,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了12次协商。9月19日,王文涛部长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深入会谈。在之后的短短14天里,中欧技术团队还进行了6轮协商。
就目前草案结果看,双方并未能达成一致。
据玉渊谭天微博透露,前不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欧时,欧方表明了政治意愿,还是愿意继续谈,欧方还表示,即便是终裁也不影响和中方继续谈。中方本着磋商的态度,也希望和欧方相向而行,很多问题也可以谈。但如果欧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头上,没有体现在行动上,那就很难谈了。
业界表示,不少欧盟成员国之所以投票赞成对华加征关税,是想用这种方式,“迫使”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对于这些小心思,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支持征税,就会失去投资。
事实上,加征关税,对我国以及欧盟来说,都是经济上的巨大损伤。
对此,德国联邦财政部长林德纳在社交媒体上说,欧盟委员会不应引发贸易冲突,而应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还指出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汽车业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效果。
“贸易冲突只会带来失败者!”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10月4日发言。
西班牙经济、贸易和商业部长卡洛斯·奎尔波也表示,欧盟必须与中国继续谈判,找到解决方案,与中国建立积极、合作的战略关系。
10月4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表示欧盟本次做法是在限制自身的发展,希望未来能在这场冲突中,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道路。
另外,汽车行业的两大巨星—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也发出担忧。奔驰认为欧盟征收反补贴税是一个错误,它将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宝马集团认为欧盟需与中国迅速达成和解,以防止一场无人受益的贸易冲突。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
“中方坚决反对欧方的终裁草案,但也注意到欧方表达要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
“绕道投资行不通的。”不过,有业内人士向预见能源表示,现有条件下,车企最优选项仍然是在欧盟建厂,想在东南亚或者其他第三方国家生产电动汽车,向欧盟出口,恐怕要重蹈光伏企业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