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节,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元旦除夕相隔不到一个月,打工人最期待的全年最长的假期,也不过在下月!
钱可以不挣,假不能少休,《全球光伏》获悉,因经营不善或控制产能,已经不少光伏企业宣布提前放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光伏企业极致内卷,多卖多亏,甚至生产了卖不出去,为控制产能,停产、放假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旋律”。
近期,润阳新能源宣布越南工厂停产计划如下:拉晶部门已于2024年11月16日启动停炉程序,预计到12月3日完成全部停炉工作;切片部门则从11月21日起逐步减少机台运作,计划在12月7日全面停产。整体停工期间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1月。此外,润阳新能源泰国4期组件厂也已进入停工状态,停工时间从2024年11月7日开始,计划至2025年1月5日结束。
11月28日晚,光伏胶膜公司福莱蒽特宣布,因光伏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不畅、持续亏损,决定实行停产歇业。
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公司安排全员放假4个月,从2024年10月16日起全面停产,所有员工进入为期4个月的放假状态,直至2025年2月13日。
尚德电力网传无锡、常州两大组件基地停产,并放假11个月,至2025年3月底。
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产能的迅速扩张,特别是在技术进步和资本大量涌入的背景下。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未与产能扩张同步,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受到压缩。
库存积压,产品卖不出去,继续生产,又是更大的成本支出,这种时候,停产歇业,让员工提前回家过年成为不少企业的新选择。美科股份董事长王禄宝在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大会上发言出圈:“我呼吁今年的春节放假放一个月,把所有的库存,变成零库存,让我们光伏产业的人,好好地休息休息!”
合理控产,能否迎来生机?
12月5日,宜宾召开的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上,超过30家光伏企业参会,晶科、晶澳、天合、正泰、协鑫、一道新能、隆基、爱旭、东方日升、通威等头部光伏企业签订自律公约。
据悉,自律公约的核心观点是 “自律控产”,根据所签订的自律公约,从2025年1月开始管控产能,签约企业各有配额,相关配额依据2024年各家企业的出货量以及产能制定。
尽管光伏企业需集体减产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实际“自律控产”讲究自觉,相关配额要求及违反公约的后果是否有严格规定尚且存疑。
无论如何,这种自我调节的行为显示了行业对于当前困境的认识和应对策略。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技术创新,当前困境的何尝不是行业洗牌和结构调整的契机。
美科股份董事长王禄宝对行业的调整期有明确的预测,他认为行业调整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二季度。他指出:“光伏产业从硅料端一直到整个产业链全线亏损,包括所有的耗材(环节)也在亏损。”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强调了行业内恶性竞争的严重性,他警告说:“低于成本价接标无异于自杀,千万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不要想着自己能活,别人一定会死。”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谈到行业自律时表示,光伏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营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核心能力,提升行业竞争力、技术水平。同时,全行业要加强协同,优化产业布局,理性规划产能,强化行业自律,杜绝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