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获悉,7月26日,稳石氢能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将在2023年底完成搭建自主研发的阴离子交换膜产线并实现小规模生产,达产后一期产能4GW。
消息中提到的“阴离子交换膜”,即AEM,是四大电解水制氢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可用于电解水制氢装备,还可以应用于阴离子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这家公司还宣布,AEM电解槽产线也将于2023年四季度正式投建(可实现年产能1GW)。
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技术、阴离子交换膜(AEM)和固体氧化物(SOEC)并称为四大电解水制氢技术。技术专家称,SOEC和AEM后两者作为新兴技术,都有巨大潜力,也是欧美氢能产业的研发重点,但后者AEM技术目前还处在基础材料研发阶段。
华夏能源网获悉,稳石氢能是一家初创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深圳。该公司技术团队来源于前央企航天科技集团、前三峡集团以及美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并宣称该团队“共计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稳石氢能主要专注于氢能源产业上游高端科技装备研发及制造,在电解水制氢、固废制氢和氢能源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制氢工程应用开发服务中,为企业提供氢能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今年2月份,稳石氢能曾发布了国内首款2.5kW的AEM单体电解槽产品。根据行业已公开信息,这是国内首款AEM电解槽产品。稳石氢能方面表示,AEM的综合成本“可媲美碱性(ALK)电解槽产品”。
产品功率方面,该产品单台电解器额定功率为2.5kW,直流功耗为4.3kWh/Nm³,输出压力为3MPa,单台电解器最大产氢量达600L/h。发布同期,该公司对外宣称,这一产品“冷热启动时间较快”,其中,“热启动时可在60秒内达到0-100%,冷启动时间不超过5分钟。”
据行业已公开信息,该冷热启动性能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按照该公司的计划,2023年底将推出10kW单体电解槽产品;到2024年,稳石氢能将推出全球首台100kW单体电解槽产品,加速AEM产业化落地进程。其还预计,“到2025年或能将AEM电解槽成本降低至2500元/kW以下”。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解槽装机规模将增长120倍以上。而按预期年生产能力来排名,全球前20家公司的年生产量共计26.4GW,在这20家制氢企业的名单上,共9家企业来自中国,包括:隆基、阳光电源、国富氢能等。
但目前上述企业均布局在ALK和PEM这两大较为成熟的制氢技术领域。